ISO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全名為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總部設於入瑞士日內瓦,是制定全球工商業國際標準的國際標準建立機構。成員目前有162個會員國,該組織被定義為非政府組織,而官方語言是英語、法語和俄語。
今日被稱為ISO的組織始於1926年的「國際標準化協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izing Associations,簡稱ISA)。它在1942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停止運作。戰後,ISA找上當初成立的聯合國標準協調委員會(United Nations Standards Coordinating Committee,簡稱UNSCC)提議成立一個新的全球標準團體。
1946年10月,ISA和UNSCC的自25個國家代表齊聚倫敦,同意聯合起來創建新的國際標準組織(ISO),1947年2月正式開始運作。
ISO存在目的在於透過降低國界間在於尺度、標準、規範、民間期待等的隔閡疆界進而促進國際貿易之發展,並同時提升全球工商業的進步,降低營運上的風險與衝擊;而ISO的運作更是成為各國家及地方在訂立規範的重要佐證及參考;以中華民國為例:《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通常是參考ISO標準訂立的。
CSR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CSR報告書(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即為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其用意在於企業組織每年對外發佈去年對社會責任議題之貢獻與改正措施,該報告書能揭露企業組織在過去對於經濟面、社會面、環境面三大面向之應對措施及風險管理。透過與利害關係人議和了解相關人關注之議題與之揭露並進行政策目標之訂定,除了可以將雙方溝通機制優化以增強企業組織與社會之間的連結外,更能為企業組織的未來營運方向立下標竿,提升組織之知名度與品牌形象。未來,國際市場將邁向撰寫整合型報告書(IR)之走向,也就是將財務報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兩項合而為一對外發佈,因此台灣之金管會力推組織自行撰寫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以即時應對國際之發展;ISO Diary建議企業盡快貼近市場趨勢,重視社會責任為組織進行全面提升,以應對未來員工權益、環境意識等社會責任高漲之因應計畫。
人權、環境等意識高漲的今天,企業將會面臨更多過去不曾發生的衝擊,例如:航空業者的公會罷工活動,抵制業者營運造成企業形象衝擊以及額外的損失賠償;封測廠的不當排水造成環境衝擊,扛上環境殺手之負面名聲;高雄氣爆意外導致死傷悲劇,受到媒體及社會大眾強烈譴責,這些事件都能發現過去的企業或許只需要提升績效就能持續營運,但現在面對更多的資訊流通及全民攝錄讓組織必須被大眾一一檢視營運行為之恰當與否。那如何透過撰寫CSR報告書提升企業因應衝擊的靈活度呢?ISO Diary的目標就是輔導企業除了被強迫性地撰寫報告書外,亦要有目標地執行溝通機制以及風險管理,提前為衝擊做好準備並規劃好應對方式,才能以最適切的方案即時解決問題,降低外界負面觀感甚至是以加分的手法為組織提升品牌形象。